近日,由淮河水利委员会治淮工程建设管理局、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鸿基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淮河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历时近两年编写的《淮河干流疏浚工程应用快速固结和泥水分离技术实践》一书由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主要介绍了淮河干流疏浚工程的特点和排泥场淤土应用泥水分离及快速固结技术的实践;系统总结了泥水分离和快速固结技术的理论、设计、施工、监测、成效评价等内容。该书的出版发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淮河干流疏浚工程是解决淮河中下游河道宣泄不畅、行蓄洪区启用频繁、支流排涝遭受顶托等突出问题的重要措施,旨在通过扩大淮河干流河道过流断面、增加河道滩槽泄量、提高河道自身行洪能力,使沿线众多行洪区脱离河道行洪体系,并赋予防洪保护区得以正常发展,有效缓解人水争地的社会矛盾;通过扩大淮河干流河道自身行洪通道,提高淮河上中游的排洪能力,使淮河干流泄洪流量加大、洪水下泄速度加快,大大减少沿淮洼地“关门淹”的历时时间,可切实提高淮河干流行洪效果;利用疏浚机械对淮河干流河道进行疏通、扩宽或挖深,在加大淮河干流河槽湿周、扩大河槽自身过流断面的同时,还可起到调顺流态、改善通航条件、提高两岸排涝标准的作用。
淮河干流疏浚工程主要是采用绞吸式挖泥船开挖疏浚河道,通过排泥管将疏浚淤土冲填至河道两岸布设的排泥场内,利用退水系统使疏浚淤土留存于排泥场内,将水体排入退水渠后返回河道。受淮河干流河道疏浚土质特性的影响,挖泥船疏浚冲填至排泥场内的淤土呈现出含水率大、退水周期长、自然固结缓慢、沉积物强度低等特点,将使排泥场长期处于沼泽状态,难以形成稳定结构和足够的承载力,造成排泥场内淤土难以及时复耕并难以如期交付群众耕种;同时,就单体排泥场而言,即使大部分区域淤土自然固结满足承载力要求具备复耕条件后,受排泥场内退水口门附近细颗粒富集的区域淤土固结慢、强度低的影响,使局部无法复耕的问题扩大到整个排泥场不能整体移交,必将引起淮河干流疏浚工程排泥场临时占地时间的延长,进而推迟建设工期,导致排泥场临时占地补偿投资失控。
造成疏浚淤土工程特性差的根本原因是其含水率居高不下,因此快速降低疏浚淤土的含水率、对其进行减水处理,是疏浚淤土处理的关键问题。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排泥场疏浚淤土快速固结和快速泥水分离两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为我们妥善解决疏浚工程排泥场主要难点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措施保障,丰富了解决排泥场突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对全面做好淮河干流疏浚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本书根据快速固结和泥水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结合淮河干流疏浚工程的建设特点和实际工况,对淮河干流疏浚工程应用快速固结和泥水分离技术的需求做了全面阐述,并对应用快速固结和泥水分离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荆山湖行洪堤退建与加固工程开展快速固结工程性试验及淮河干流蚌埠~浮山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应用快速泥水分离技术两个工程实例的技术总结,详细地介绍了快速固结和泥水分离技术的项目设计、施工方案、实施管理、运行监测等技术要求和工作流程,为普及快速固结和泥水分离技术的理论、原理、工艺、工法做一积极的尝试,期望得到读者的共鸣,使快速固结和泥水分离技术获取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疏浚淤土处理的领域中发挥其卓越的技术价值和实施功效。